河北大名縣 特色動物養殖年產值近千萬元
走進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萬堤鎮徐山莊村的華土種養家庭農場,鴿棚里喜鵲鴿、修女鴿、毛領鴿、球鴿、元寶鴿等400多個品種的觀賞鴿讓人大開眼界。
“2016年起我開始從事種鴿,從美國、加拿大、巴基斯坦等國引進觀賞鴿在國內繁殖,現在已經發展到400多個品種2000多只。”華土種養家庭農場負責人趙亮天告訴筆者。目前,趙亮天正在多元化、多手段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打造集觀光農業、農產品(5.700,0.04,0.71%)銷售、果蔬采摘為一體的家庭農場。
大名縣紅廟鄉西呼莊村的大名縣承恩牧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養鹿和鹿產品開發為一體的特色養殖專業合作社。“公司自2014下半年開始養殖梅花鹿,截至目前,養有公鹿20只左右,母鹿50只。此外,我們雇了3名固定員工,吸納了當地10余戶農戶參與其中,通過放養梅花鹿、供應干草料、入股分紅等方式共同致富,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合作社負責人呼振剛表示。
呼振剛介紹,梅花鹿全身都是寶,公鹿割鹿茸,母鹿靠繁殖。鹿茸的生長周期是50天左右,一年產三斤半到四斤,每只公鹿年利潤在8000元上下。母鹿繁殖期在四月下旬到十月,50只母鹿一年凈收益20萬元。
在大名縣龍王廟鎮衛東林場,還有一個鴕鳥養殖基地。養殖基地的負責人苗瑞花給筆者算了一筆賬,一只成年鴕鳥年產蛋60枚-80枚,經過孵化可繁育40只-50只小鴕鳥,小鴕鳥大概11個月左右出欄,體重達到90公斤-100公斤即可出售。場內目前主要分為種鳥和商品鳥,按今年的行情來看,鴕鳥肉每斤價格在40元左右,小鴕鳥單只價格500元。苗瑞花預計今年可收入60余萬元。
近年來,大名縣采取政策扶持、技術指導、模范帶頭等方式,把發展特色養殖作為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重要舉措來抓,制定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特色養殖的政策,為農民增收致富拓寬了路子。目前,全縣特色動物養殖主要有梅花鹿、鴕鳥、貂、獼猴、狐貍、懶兔等十余個品種,存欄3500只(頭),養殖范圍覆蓋全縣半數鄉鎮,年產值近千萬元,帶動300余人增收致富。